造成植髮失敗的原因分析
網路上常會看到有人分享植髮的經驗,有成功案例當然就有失敗案例,今天我們就要來探討怎麼樣稱為植髮失敗。對植髮客人而言,所謂的植髮失敗一般是手術結果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預期效果,但若以此種方式來定義植髮失敗又太不嚴謹了,所以我們分幾個重點來探討何謂為植髮失敗。植髮簡而言之就是毛囊搬家,從後枕永久髮區移植到其他地方,這項手術不會造成生命的危險,是一個改善外觀的手術,造成失敗的原因可以分以下幾點解釋:
存活率低
這點可說是所有客人最在意的了。取下來的髮株移植到植髮區約需要3天的時間頭皮才會開始供應養份維持其生長,所以在手術中及手術後3天對於毛囊的影響都會跟存活率有關係,例如手術方式對毛囊的物理性傷害、脫水、缺氧、養份不足等問題。植髮醫師技術及經驗不足造成毛髮截斷率過高,分髮團隊經驗太少及知識缺乏造成過度修飾或切斷,離開身體的時間超過6小時(根據Limmer研究指出毛囊離開身體浸泡在冰冷的生理食鹽水中,2小時存活率為95%,4小時為90%,6小時86%,隔越久則比率下降越多。),手術中毛髮保存液的溫度沒有監控造成過高等。因此必須仰賴醫師和團隊的技術性和專業度,降低損傷毛囊的可能性。
種植密度不夠或手術的量不足
會產生這樣的問題不外乎價錢因素和醫療團隊因素。消費者預算上考量,或現在常見植髮專業度不足的評估,以至於寧可降低種植密度以達到客人價錢需求,但並未清楚明白解釋給客人知道降低密度造成的結果,在手術後一年客人發現長出來的頭髮與期待值有落差。又或者醫療團隊的專業度和技術不足無法做巨量植髮,因此造成所種植的密度降低。再者評估範圍的大小不同也會影響其量數的評估。要避免這樣的問題發生,在手術前必須與植髮醫師溝通清楚,了解自己本次植髮手術種植的確切數量、密度、範圍,手術後也記得與診所詢問種植的毛髮數量。
種植效果不自然
不自然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種植髮流方向層次的關係,這就仰賴植髮醫師的經驗來設計安排。每個人的臉型不同所適合的髮際線也不同,所以髮際線的設計端除了客人提出的需求,也要靠醫師經驗及美感綜合。另外像是髮際線前排和臉部毛髮如眉毛鬢角都是單根毛髮為一株來種植,若是一株植入兩根或三根頭髮那看起來就會不自然很明顯。
頭髮特性
雖然後枕區的頭髮因缺少二氫睪固酮(DHT)的接受器不會受攻擊,所以此區的頭髮相對比較粗及密,但受於先天遺傳及後天頭皮及頭髮保養的差異,有些人的捐髮區頭髮會相對細及稀疏,就會造成可以選擇適合植髮的頭髮來源減少,當取髮的來源品質低於平均水準的狀態下,如頭髮直徑小於0.06mm,每平方公分的密度低於100根等,植髮手術的結果就會比較不盡理想,反之擁有粗、密、強健頭髮的客人,植髮後的效果就會比較理想。因此術前與專業及植髮經驗豐富的植髮醫師溝通是非常重要的。
術後照顧
其實植髮後的照顧並不難,但若沒有做好後續的照顧那可就會大大影響其生長效果。植髮後目前最快是隔天就可以洗頭,但洗頭方式不像以往自己洗頭那樣可以用力搓揉,相反地需要細心輕柔的清洗,水溫和水的壓力也都會影響;隔天洗頭若不注意也可能導致植入的頭髮脫落,一般建議由專業人員協助清洗;另外術後的結痂也不能自行摳除,除了特殊產品使用外就必須等到結痂自然脫落才行。
手術後常出現的毛囊炎症狀也是需要處理的,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不用管自行會好,但毛囊炎放任不管就會影響所植入的毛髮生長狀況,發炎導致的提早休止期落髮等因素可能導致植入頭髮生長緩慢甚至無法長出;除了毛囊炎外另一個可能出現的就是脂漏性皮膚炎,這也會影響頭髮的生長,要知道頭皮不好毛囊也就不會好,所以當頭皮有任何問題出現都要立即的積極處理。
最後,即使植完髮仍是建議使用生髮水或是口服藥物持續使用直到客人不在乎頭髮,原因是植入的頭髮雖然一輩子都在,但未植的原本頭髮會持續受雄性素及基因影響繼續掉落,這樣就會出現植髮完1-2年後頭髮卻又開始減少,甚至視覺上回到未植髮的狀態。舉個例來說原本區域有5根毛髮,利用植髮植入了5根毛髮,這樣在這塊區域有10根毛髮,但在未服用藥物或生髮水情況下,可能原本的5根毛囊逐漸萎縮未再長出,最後只剩下當初植髮植入的5根毛髮了。
不管是哪一種因素導致植髮失敗,排除醫師和團隊的技術外,大多原因主要仍是在於術前沒有詳細溝通了解清楚。因此當有念頭要做植髮手術時,建議可以多詢問幾家院所了解其術式、計算方式、醫師專業度和美感及團隊技術性、操作流程、完整的手術概況介紹等,這都有助於減少植髮失敗的情況產生;而手術費用的考量就請放在最後,畢竟還有比錢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在意的!
Reference
Parsley WM, Perez-Meza D. 2010 May. Review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Growth and Survival of Follicular Grafts. Journal of Cutaneous and Aesthetic Surgery.3(2): 69–75. Available: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956960/